由于中美貿易沖突,半導體供應鏈開始發生轉變,其中受益者之一會使印度嗎?對近期貿易數據以及近期新聞報道的分析表明,情況可能是這樣的。
2018年從世界進口到印度的集成電路(IC)數量大幅增加,難以忽視。根據聯合國商業貿易數據庫的數據,2018年印度的IC年進口量增長了281%,達到80億美元。這是在2014-2017年印度IC產業年進口額從15億美元到20億美元的持續溫和增長之后實現的。
印度集成電路進口的最大增長來自中國。2017年,中國已經是印度集成電路進口的主要來源國,占印度集成電路進口總量的30%,并且在2018年這一份額增長到了64%。印度IC從中國進口的年增長率高達717%。
是什么導致印度IC從中國的進口量突然急劇增加?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首先,美國和中國之間持續的貿易緊張正導致一些科技公司重新權衡供應鏈并考慮將其撤離中國,轉而進入印度等其他國家。將供應鏈從中國轉移到印度,將導致目前在中國完成并銷售的集成電路產品,會從中國出口到這些科技公司新的供應鏈所在地,然后科技公司購買這些集成電路部件組裝成最終產品。這種趨勢在移動通信領域似乎特別普遍。
第二,印度進口成品手機(而非手機部件)的關稅提高可能會激勵企業將裝配業務轉移到印度,以避免進口成品手機到印度的關稅。例如,蘋果公司將在印度增加iPhone組裝業務,原因之一可能是避免對成品手機征收更高的關稅。
最后,印度仍然是移動電話的主要市場,在靠近終端市場的地方生產手機也有優勢。甚至一些中國移動電話公司也看到了將裝配業務從中國轉移到印度以更好地在當地市場競爭的價值。
最近印度逐步融入到半導體全球供應鏈的趨勢能否持續,時間將會給出答案。有一件事是清楚的:中美貿易沖突正促使一些業內人士做出他們原本不會考慮的決定。